酸楚的苦涩,一如岁月的深浸,记录下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经历。在古代,人们为了纪念、感恩、怀念、祭奠、告别、启示等目的,总离不开对纸笔的使用。于是,度过一生的文人墨客们用尽了他们的才思、胆识和墨水,流连于纸上的柔情世界,展示出他们的文化品质和良好的修养素养。
然而,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一旦被错把清澈的陈醋当成了墨水,纸上的柔情便化作了浓浓的“酸”。那些可爱的代表作,都因失去了修饰而酸涩,让人咽不下喉咙。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曾经写道:“人生能有几回搏”,在品味纸上的酸涩时亦可借鉴。
生活中,我们没有墨汁,不必翻耀半生一纸书的艰辛,而是在意识的指引下,把日常琐碎与灵魂深处的体悟融为一体,渲染在所见、所闻、所感的环境中。如果用心去做,便有一笔一画、一字一句的成全。或许不需要特别花俏,只要有股从心底涌起的情感与思绪,就可以化酸为甜,抒发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