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是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惩罚方式,意为女子在自己身上套上荆条,向妇女们道歉以示谦恭。
而这个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表现道歉的词汇。负荆请罪的发展历史甚至可追溯到唐朝,最初出现在著名的文学作品《三遂平妖传》之中。而当时的负荆请罪是一种男女相对的情形,男子拜倒在地,在自己的身上套上荆条,除了向对方示好之外,也有体现妻子的忠诚和美德。
但是,在古代的宫廷中,这个词的意义则是有所不同。据记载,唐代宫廷中有一个女官,在皇后面前犯了错,请求皇后给她一个惩罚。皇后将荆条递给她,要求她在自己身上打上三下,以示忏悔和宽宥。而在之后的宋代和明代,一些权臣和医生也会用同样方式来对妇女进行惩罚。
关于负荆请罪的古老方式,不少文献都有详细记载。一些闻名于世的文人墨客,如杜甫、苏轼等都曾经以后人难以理解的方式来解读这个名词。
在《送章仇大夫之梓州》一文中,唐代文学大师杜甫曾经写道:“佩君荆,君不见,青山依旧在,绿水长流去。”把“佩荆”与深深的爱意联系到一起,用诗歌来表达。“盘中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则用荆条像削皮一样轻松地解决心中的烦恼。
除此之外,在明清之际,医生们也曾经用负荆请罪的方式向妇女们进行追账。这则体现了当时的妇女地位不尊、被动接受医疗服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