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的三个字,对于不少于我的人而言,是一个承载疑点的标志性符号。因为这三个字,常常意味着政策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一切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灵活性将可能失去。但是,我们此刻不妨放下对“原则上”的想象抽象,在更为具体的情境里,来思考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比如,公司聘请的新员工,拿到入职前的通知书,却被告知要缴纳一笔“原则上”需要支付的保证金。这是不是很让人费解?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这件事,这名员工将感受到“原则上”的疑点:到底是应该相信公司正常履约,还是对这种奇怪的“原则上”保持猜疑?
类似这样的情境,总是不断上演。而我认为,其实“原则上”的疑点,往往是由于人们对规则的“领缴意识”不清而引发的。所谓领缴意识,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权益应该如何领取,对于自己在履约过程中应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主张。
相较于“原则上”,我们可能更喜欢“明确规定”这样的说法。然而,真正的问题绝不止于此。因为有太多的事情,并不能够在一开始就被“规定”清楚。即便是以当前的现实状态出发,也难以完整而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深入了解那些“原则上”的背后。
因此,我想说的是:疏通这些因“原则上”产生的疑点,需要的并不是“明确”的规则,而是更为丰富而微妙的主张和思考。这份主张和思考,既需要制定者的定力,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宽容接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从“原则上”的迷雾和疑点中走出来,建立起一套更加符合实际的规则。